中国,不会是“上个世纪的那个日本”

2016.10.22 15:45

“最近,国外很多市场分析师喜欢将现在的中国和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相提并论,80年代末的日本可谓盛极一时,一些企业家还喊出“日本模式”将成世界效法这一口号,然而话音一落,日本便陷入了“失去的十年”,进入了长期停滞状态,持续至今。”

的确,这两大经济体的共性似乎太大以至于无法忽视:比如他们都拥有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而且,当时的日本企业还大规模进行海外并购,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更是呈爆炸式增长,现如今中国企业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收购公司,中国投资者无疑成为了美国最活跃的国际买手。而外国媒体则用“到处都是死路”来形容这两个国家的投资盛宴。
就像几十年前的日本一样,今天的中国经济也经历着股市和楼市泡沫,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加剧的违约风险,还有对僵尸企业无限期的贷款。
在近期的一次高级政策会议上,一位著名的日本经济学家指出,今天的中国让他想到了那时的日本。
那当今的中国和那时的日本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吗?
日本的经验和教训
80年代末的日本经济可以说是如日中天,直追美国。198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美国低30%,十年后,其中的差距缩小到了17%。当时的日本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但是1991年到2003年,日本就开始停滞不前,经济增长几乎停止。而“失去的十年”就是描述日本经济衰退,这十年间日本年均GDP增速只有0.7%,这与40年前的4.6%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日本最初经历的是正常性衰退,随后转变成了持续性、结构性衰退。到2002年,日本人均GDP与美国的差距比1980年还要大。
很多人开始纷纷担心同样的命运会落在中国,甚至会蔓延到世界其他各个经济体。当然,宏观经济指标是很重要的,但它们也往往掩盖了各个经济体间的差异。
那“失去十年”的日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常见的一种解释指向了人口结构还有宏观经济政策应对缺乏即时性和攻击性。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那些资金紧张的企业不能继续投资以达成扩张的目的。
然而,CNBC认为,金融体系和应对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引起日本的长期停滞,这些只是延长和加剧了当时的情况。实际上,如果具体观察其数据,我们会发现,当时停滞不前的是日本的生产率增长,这似乎成为了其经济长期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1983年到1991年,在日本,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为每年2.4%,而在失去的十年中,该年均生产率只有0.2%。
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生成率增长主要来自创新和新技术的普及。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研发活动开始放缓。技术普及也比其他发达经济体更慢,比如当时计算机的扩散在美国和韩国就要比日本快得多。
中国与日本不能相提并论
英国伦敦政经经济学教授Keyu Jin认为将现在的中国与几十年前的日本相提并论并不准确,首先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处于非常不同的发展阶段。
即使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就已经属于发达经济体,拥有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成熟的机构。而二战摧毁了其资本存量,所以战后的日本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都在进行着快速重建,这一过程其实比从无到有的发展中经济体要更容易,更迅速。
此外,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增长仍然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与当时的日本截然不同。中国的生产率增长,在过去30年来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且这主要与两次重大结构转型有关,而不是创新和技术普及。
事实上,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严重的资源错位问题,而且,只要减少市场畸变,并将低生产率地区的资本和劳动力转移到高生产率地区,就能大大提高生产力。目前中国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其中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长此以往,再加上对资本配置和投资的重视,就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增长。
换句话说,中国目前离自身的效率前沿面还有一段距离,更不用说世界级的生产力前沿了。
人口结构是定时炸弹?
除了经济基础的比较外,一些学者还指出了中日两国人口的相似性。
的确,中国和日本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是,两国老龄化的性质截然不同——在中国,这主要是一个人为现象,计划生育政策引起的。两个国家人口转型所处的阶段也大不相同。要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才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劳动力出现了萎缩,但劳动生产率仍在快速增长。其人力资本正在迅速积累,并趋向于发达经济体。而且,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劳动效率,而不是总劳动力。
通胀、通缩和汇率
目前,中国正面临着人民币贬值压力。当全世界都在担心人民币会出现突然性大幅贬值之时,我们想到了著名的“广场协议”。1985年9月22日,西方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在纽约的Plaza Hotel开会,决定主要发达国家步调一致对外汇市场进行介入,主要国家货币都对美元升值。一纸“广场协议”令日元快速升值,一度上涨40%。而其中的后果就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两个不同时期的衰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货币升值引发了日本的经济危机和长期衰退,这与中国的现状截然不同,至少短期内是这样的。
诚然,汇率市场管理不当也会扰乱金融市场,并且会面临大量资本外流的威胁,外汇储备也会出现下降。但是一旦短期恐慌得到控制,贬值趋势的长期后果要比急剧性的升值要好得多。
除了汇率趋势外,中日两国另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通胀率。
日本企业债务负担和财务压力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通缩。当时的日本陷入了债务通缩漩涡和长期流动性陷阱。然而,现在的中国并不存在通货紧缩或是流动性问题。恰恰相反,中国现在要对付的是不断增长的通胀率和通胀预期。
所以,无论是从经济基本面、发展阶段还是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来看,中日两国都存在着重要的差异。
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属于自己的挑战,比如说银行信贷问题和僵尸企业,这也是日本曾经犯过的错。即使增长前景和发展道路有所不同,并不意味着这些风险就应该搁置一旁。
Keyu Jin教授就表示,“虽然我不敢拍着胸脯说中国会成为全球第一经济体,但它是不会进入‘失去的十年’”。

0 0 0

东方智慧,投资美学!

我要投稿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 more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
暂无相关概念股
暂无相关概念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