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行业深度报告:互联网赋能渠道‚大市场孕育大平台

2017.12.12 12:55

投资要点

汽车金融行业的商业逻辑: 1、 汽车零售渠道和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化和平台化。 渠道整合的对象先从非授权汽车经销商(二网车商)和二手车商入手,再陆续加入授权经销商、主机厂、零部件厂商、汽车物流公司等。整合的关键是满足车商的综合化的需求,包括车源信息、客户导流、物流服务、零部件采购及金融服务等。未来预计是寡头竞争格局。 2、 金融服务的下沉和差异化。 汽车金融通过渠道下沉和技术手段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扩大汽车消费受众: 传统的汽车金融的提供方是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 服务头部零售客户; 增量市场是互联网汽车平台在下沉渠道服务次优客户和长尾客户。

汽车金融的商业模式: 1、 汽车金融渠道为王, B2B2C 平台+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模式成为主流。 2、 资金来源多元化,银行直连助贷模式和资产包交易模式并行。汽车消费金融的费率一般在 10-18%,资金成本在 5-9%。经销商贷款利率远低于汽车消费贷款。 3、 风控结合传统和现代技术,风险可控。 一方面利用供应链管理和汽车抵押物的传统技术, 另一方面利用金融科技把控风险。 资产获取结合自营和 SP 模式, 风控能力体现在风控体系、数据积累和人员素质,风控手段覆盖产品设计、消费者、合作机构和车辆管理及处置。

汽车金融未来行业展望: 1、规模。 汽车消费金融的规模或将超过 3.7 万亿元: 汽车年交易量超过 5000 万台; 汽车金融渗透率从 38%提升到 50%。2、行业格局。 金融服务商或将三分天下。银行是最主要的资金方,直接参与比重有下降趋势,汽车金融公司是目前一线的主力,融资租赁呈现爆发式增长。 3、 催化剂: 政策红利期,鼓励汽车消费金融业务发展; 汽车零售渠道下沉,年轻客户需求和置换需求爆发; 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提升行业效率。

投资建议: 1、 短期看融资租赁、中期看二手车市场,远期看技术驱动。 2、目前金融平台估值水平高于流量平台,未来哪个平台能先做把交易流量做到垄断的级别,谁就能获得最高的估值水平。 3、 看好具有先发优势、资金优势和流量优势的综合性互联网汽车平台以及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 金融监管趋严、 新技术对汽车产业的颠覆性

 

0 0 0

东方智慧,投资美学!

我要投稿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相关概念股资讯

< more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
暂无相关概念股
暂无相关概念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