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教育人口研究之:京沪学校究竟有多缺?
2017.12.13 11:47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学历学校供不应求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均存在(京沪尤甚),未来 4-5 年,入学竞争会更趋激烈,学历学校的需求会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学历学校的投资机会,推荐:中泰桥梁( A 股),枫叶教育(港股),新高教集团(港股),博实乐教育(美股),同时建议关注宇华教育(港股),海亮教育(美股)。
行业观点
北京上海小初入学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已现。 受近十余年来,常住出生人口快速增的影响(同时小初学校数量相对稳定),北京上海两地小初入学竞争已经相当激烈, 出现了“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小学毕业生多于初中入学生的数据, 2016 年北京为 1.96 万人,上海为 2.26 万人),即京沪各约 2 万小学毕业生选择了其他方式(如出国,中学移民等)而并未选择升学当地初中。我们认为,京沪“小初毕业生剪刀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历学校承载能力的压力已经切实反映出来。
受人口结构影响,未来 4-5 年京沪入学竞争会愈发激烈。 近十余年来,北京上海常住人口新生儿迅速增长(上海由 2000 年 8.5 万增长到 2016 年 21.8万,北京由 2000 年 8.1 万增长到 2016 年 20.3 万),从目前的人口结构来看,未来京沪小初入学竞争会愈发激烈。“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即同年小学入学人数多于初中入学人数的部分)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2013 年上海小初入学生剪刀差超 6 万人,北京 2013 年该数据也近 6 万人, 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对于初中承载力的压力,将在出现该差距当年后的 4-5 年后逐渐体现。
至 2020 年,京沪小初承载能力或将 10 万人以上的缺口,我们认为学校扩建势在必行,民办学校或将扮演重要角色。 综合人口和入学情况的数据,我们测算至 2020 年,上海小学承载能力将现 10 万人左右的缺口,初中承载力将现 18 万人左右的缺口,北京小学承载能力将现 15万人缺口,初中将现13 万人缺口(考虑保证教学质量,假设单个学校承载人数稳定)。 我们认为,未来 4-5 年,京沪学校承载能力或承较大压力,故学校扩建是大概率事件,而民办教育,或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小初毕业生剪刀差”。 全国范围内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小初毕业生剪刀差,故我们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承载能力的压力尚未直接体现出来。 也说明,京沪的学校承载能力压力已经提前体现出来,全国其他地区或相对有所滞后。
全国范围“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已经超过 300万人,未来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扩建或为大概率事件。 至 2015 年,全国范围内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已超过300 万人,即小学入学生多于初中入学生 300 万。这部分差额带来的压力,将在 4-5 年后逐渐体现出来。我们认为,全国小初入学生剪刀差最早在2012,2013 年体现出来,至 2017-2018 年,学校承载力逐渐饱和, 学校扩建需求显著。
随着民促法各地政策持续落地,未来学校扩建需求显著,民办学校在扩建过程中或担任十分重要的角色,各地政府有望给予民办学校较大支持。
风险提示: 数据统计口径不同, 可能前后(不同年份&不同项目) 数据统计口径有出入,学校承载能力仅是通过现有学校简单预测不一定准确,入学人数预测为根据适龄儿童简单测算或有出入。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