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之三十四:《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正式发布:严禁新增产能、严格减量置换‚产业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将持续深化‚看好钢铁行业投资机会
2018.01.11 09:17
一、事件: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方法》正式发布,严禁新增产能,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2018 年 1 月 8 日,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官网公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正式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方法》(简称《方法》)。《方法》提出,继续做好产能置换工作,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体而言:
1、 严格产能置换规范,严禁新增产能,加强责任监督与违规惩戒。(1)用于产能置换的冶炼设备须在 2016 年国务院国资委、各省级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备案去产能实施方案的钢铁行业冶炼设备清单内, 2016 年及以后建成的合法合规冶炼设备也可用于产能置换。(2)列入钢铁去产能任务的产能、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地条钢”产能、落后产能、在确认置换前已拆除主体设备的产能、铸造等非钢铁行业冶炼设备产能,不得用于置换。(3) 建设项目备案前产能置换方案须正式公告,建设项目投产前产能出让方须拆除用于置换的退出设备,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确保退出设备拆除到位。(4) 对存在重复置换等弄虚作假行为以及方案落实不到位的企业,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对审核把关不严、监督落实不到位的地区和中央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向全国通报,并依照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 严格减量置换,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1)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 1.25: 1, 其他地区实施减量置换。(2) 各地区钢铁企业内部退出转炉建设电炉的项目可实施等量置换,退出转炉时须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3) 未完成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省(区、市),不得接受其他地区出让的产能。
二、 点评: 严禁新增产能、严格减量置换促产能总量去化稳健推进,布局调整、结构优化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1、 总量严控新增:严格规范产能置换、 杜绝“擦边球”现象,严禁新增产能。 2017 年 7 月 11 日中钢协副会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频炉改电弧炉的政策条件并未放开,且对原已具有电弧炉产能指标但没建成电弧炉,而是建成了中频炉且已生产的企业, 拆掉中频炉后,不允许再建设电弧炉;另外,部分地区还存在“产能置换范围不清晰”、“未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比例”、“ 普、特钢产能转换”的现象。《方法》规定“地条钢”产能不得用于置换,严防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改电弧炉; 重新制定产能换算表,取消同一炉容转(电)炉对应不同的普钢、特钢产能换算数,并按照全废钢冶炼时电炉的产能,对产能换算表中电炉等产能换算标准进行了调减。
2、 总量持续减少:所有地区均需执行减量置换,总量去化要求进一步升级。 2015 年 4 月 20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要求,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需置换淘汰的产能数量按不低于建设项目产能的 1.25 倍予以核定, 其他地区实施等量置换; 但是, 新颁布的《方法》中要求,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 1.25: 1, 其他地区实施减量置换。未来各地区产能置换严格要求减量置换而非等量置换,产能置换过程将持续带来总量递减边际,产能总量去化进程稳步推进。
3、 结构:继续推进各地区差异减量,严守区域产能总量控制目标底线,推进区域布局调整。《方法》不仅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需置换淘汰的产能数量按不低于建设项目产能的 1.25 倍予以核定,其他地区实施等量置换,且首次提出未完成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省(区、市),不得接受其他地区出让的产能。《方法》继续推行区域差异减量,严守区域产能总量控制目标底线,钢铁工业区域布局有望进一步得到优化。
4、 结构:允许转炉改电炉等量置换而非减量置换,支持电炉炼钢发展,推进结构优化。《方法》规定, 各地区钢铁企业内部退出转炉建设电炉的项目可实施等量置换, 退出转炉时须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 转炉置换电炉是《方法》中唯一允许等量置换的特例,这一规定将鼓励现有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转型为电炉企业,从而利用电弧炉在冶炼优特钢以及环保方面的优势提升供给质量。
三、投资建议:《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方法》正式发布,严格减量置换、深化结构调整, 看好钢铁行业投资机会《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方法》将从总量与结构角度促进钢铁行业边际优化。 总量角度,《方法》严格要求各地区减量置换、严禁新增产能、杜绝产能置换“擦边球”现象,钢铁行业产能总量去化进程将继续稳健推进; 结构角度,《方法》继续推进区域结构调整、鼓励长流程企业转型短流程企业,产业区域布局、产能结构调整将持续深化。 建议关注优质长材龙头:方大特钢、韶钢松山、三钢闽光和优质板材龙头:宝钢股份、新钢股份、马钢股份、南钢股份。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供给超预期扩张;供给侧改革力度不达预期;环保限产执行力度不达预期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