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点评:移动18年普缆集采结果符合预期‚光纤缆行业景气有望持续
2018.01.12 10:46
移动 18 年度第一批次普缆集采结果出炉,长飞富通中标份额靠前。 中国移动 2018 年第一批次普通光缆产品集中采购于 2017 年 12 月 13 日开标,此次招标总量达 1.1 亿芯公里,为历年单次招标数额新高,同比增幅高达 70%。 2018 年 1 月 9 日,招标中标结果正式公示,各主要厂家的中标份额分别为:长飞光纤光缆 17.31%;富通通信 15.91%;中天科技11.17%;烽火通信 8.38%;通鼎互联 7.54%。
中标结果符合预期,产能紧张现状短期难以改变。 此次中标结果和之前移动集采结果大致相同,主要光棒光纤生产大厂中标份额都位居前列,如长飞、富通、烽火总计占比超过 40%。光棒光纤的供应不足使得各厂商按各自产能情况应对运营商集采,中标的结果往往也是按照各厂商实际产能情况分布。由于光纤光缆上游原材料光棒的扩充较难,时间周期较长( 2年左右),并且我国只有几家大厂拥有自制光棒的能力,因此光纤缆产能紧张现状短期难以缓解。
光纤缆受益于多重利好需求旺盛。 从运营商最近的集采情况来看,移动除了本次普通光缆集采外,于近期还进行了骨架式带状光缆、光纤配线等的集采。电信于 10 月 31 日也公布了 5400 万芯公里的光缆集采,总量与 2016 光纤集采相比提升约 60%。运营商近期频繁地集采动作不断加强 5G 时代光纤缆需求提升的预期。从技术需求角度,据粗略的估算,由于 5G 采用的是高频频谱进行传输,单个基站覆盖范围较小,因此 5G 的基站数量是 4G的 2-3 倍。考虑到我国 4G 基站覆盖密度已经很高,城区间距仅数百米,估计 5G 光纤用量将会是 4G 的 2-3 倍。
政策驱动力好我国光纤缆行业发展。 《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指出国内超低衰减光纤芯棒的高纯度硅料和锗料基本依赖进口; RIC 法制备光纤预制棒的套管以及光纤涂覆材料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在新型超低衰减光纤方面技术积累不足等, 原材料及技术积淀构成了我国光纤缆行业继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要求到 2022 年超低衰减光纤产量在单模光纤总产量占比 60%以上;打通光纤缆上下游产业链条; 打造世界级光纤缆研发制造产业一体化基地;逐步参与主持光纤缆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或修订。此次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有利于我国光纤光缆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竞争,提升整个行业的国际话语权。
重点推荐具有光棒自制能力的光纤缆厂商:中天科技( 600522)、烽火通信( 600498)、通鼎互联( 002491)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