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动态点评:2017年全年乘用车销量增速2.1%‚自主品牌表现亮眼

2018.01.12 13:48

【 事项】

乘联会披露 2017 年 12 月乘用车销量数据。 12 月狭义乘用车销量274.56 万辆,环比上升 11.4%,同比上升 1.0%,2017 年全年累计销量2376.4 万辆,同比上升 2.1%。狭义乘用车生产商中,销量排名前十的分别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通五菱、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吉利汽车、北京现代、长城汽车、长安福特、长安汽车(按销量排序)。

【 评论】

乘用车总体销量增速基本符合预期,预计未来增速放缓。 对比 16 年乘用车销量增速 18.4%, 17 年销量增速大大降低至 2.1%,一方面是由于 1.6L 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退出,小排量车购置税在 2017 年上升至 7.5%,在 2018年恢复至 10%,优惠政策退出效应在 16 年点燃乘用车市场, 使得 17、 18 年的部分需求在 16 年得到提前释放,从而影响了 17、 18 年的销量增速。 另一方面,14、 15 年狭义乘用车增速都保持在 10%附近, 16 年 18.4%的增速使得基数对于17 年来说相对较大, 如果把 16 年和 17 年放在一起看,仍有 10%左右的复合增速,因而对于 18 年的销量不必过于悲观。 然而,汽车工业的黄金十年已过,中国汽车销量增速逐渐放缓的趋势不容置疑, 购置税优惠退出后,暂无可大力拉动销量的政策。综上, 我们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狭义乘用车的销量增速会在3%-8%之间波动。

SUV 是唯一增长的细分市场,竞争加剧自主品牌谋求向上突破。 从分类销量看,轿车 17 年销量 1166 万,同比减少 3.4%, MPV 销量 202.7 万,同比减少17.4%, SUV 销量 1007.8 万,同比增加 15.3%。“二胎政策”和经济实用性是 SUV较轿车、 MPV 更受消费者欢迎的原因, SUV 分类的全面化(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大型)也满足了各类消费需求,使得 SUV 每年都可以保持超出行业水平的增幅, 在乘用车中的占比也从 13 年的 14%上升到 17 年的 38%。目前,自主品牌 SUV 已成红海市场,未来想要打造爆款车型除了在性价比方面继续提升外, 对消费者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的需求也需有更多考虑。 自主车企谋求跳出 5-10 万的价格区间向上突破, 冲击中高端市场。可以预见, 2018 年如长城 WEY VV7、领克 01 的中高端车型会逐渐增多。

自主品牌 17 年表现亮眼,韩系车 V 型反转。 2017 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继续提升:根据中汽协的数据, 1-11 月自主品牌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6%, 同比提升 0.69%,保持了在 SUV 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 另外,以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为代表的韩系车在 17 年上半年经历了销量滑铁卢,主要原因是从 15 年就开始显现的韩系品牌竞争力弱化和“萨德”事件的雪上加霜。17 年北京现代销量从 16 年的 113 万下降到 81.6 万,然而下半年,北京现代的销量开始迅速回暖,下半年销量近 50 万辆, 12 月甚至达到销量 11.6 万,环比上涨 35%,主要原因是重新把握了性价比优势和用户需求,以及新车型瑞纳、索塔纳、新 ix25、新 ix35 的上市。

综上,我们认为汽车总体销量增速放缓背景下, SUV 仍会是最好的细分市场,但低端 SUV 市场的竞争会加剧, 中高端 SUV 领域仍是蓝海市场。因此,我们建议关注自主品牌里打造出爆款车型,逐渐形成品牌力的长城汽车(601633),并谨慎看好广汽集团(601238)、上汽集团(600104)。

【风险提示】

18年汽车增速持续低迷;

合资新车型向下渗透, 加剧自主车企竞争;

 

0 0 0

东方智慧,投资美学!

我要投稿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相关概念股资讯

< more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
暂无相关概念股
暂无相关概念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