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国巨调涨电阻价格‚MLCC缺货仍将延续
2018.01.15 11:18
本周核心观点: 本周电子行业指数周跌 0.8%,全行业 219 只标的中,扣除停牌标的,全周上涨标的仅有 53 只,而且周涨幅在 3 个点以上的只有 20 只。行业整体表现仍然非常弱势,前几周表现强势的半导体板块本周亦出现一定程度回调,零组件板块的供应链订单下修信息虽逐渐消化,但仍未有明显起色。平心而论,这轮零组件订单下修的影响其实需要分客户群,也要分产品来看,苹果或国内一线手机品牌的供应商的核心部件产品,诸如摄像头、面板、指纹模组(2018暂时仍不会有大冲击)、模切件等仍会有成长机会,但二三线手机品牌供应商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短期来看,智能手机的硬件创新可谓“捉襟见肘”, 2018 年手机品牌和机型份额仍将逐渐集中。整体而言,一季度供应链去库存的态势并没有明显改观,加之过年期间的淡季效应,我们对当下行业标的的判断是:相当多的龙头标的的估值调整已经较为充分,但市场情绪的转变仍需一段时间,维持行业中性评级。
近期三星显示在 CES 2018 以非公开展示空间发表折叠式智能型手机面板,并表示目标 2018 年底量产, 这一消息倒是为几近缺乏创新的 2018 智能手机市场投下了几缕涟漪。 某种角度来说, 2017 年下半开始的“全面屏”热潮的本质其实正是硬件创新缺失的真实反映与无奈, 能够给予消费者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升级的产品仍有待摸索。近期火爆到一“池”难求的苹果换电池的现象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消费者退而求其次或者说延后购买的心态, 这对苹果的锂电池供应链标的却是形成了明确的短期利好, 譬如德赛或欣旺达,虽是利好却带着多少的无奈。 回到折叠式手机的话题, 整体来看, 三星虽有可能提前,但我们认为三星的折叠式手机 Galaxy X 实际上市可能还要拖到 2019 年, 在耐用性以及碰撞等诸多问题上仍需解决。
本周,台湾的国巨针对大尺寸厚膜电阻、一般厚膜电阻调涨 15~20%,并决定取消 2017 年 12 月 26 日大中华区暂停接订单的决定,重启通路商接单。从宣布暂停接单到宣布重启接单,短短不到 20 天,可见大陆除了 MLCC 缺货严重外,芯片电阻也已缺货,国巨此时调涨报价,客户接受度较高。被动元件在国内除了现货市场价格狂飙,漫天喊价的乱象之外。市场更传出 SEMCO 不扩产 0603、 0805、1206 等尺寸的 MLCC。而村田制作所(Murata)也于 1 月 4 日更宣告,由于手机、通信、汽车的需求均快速成长,该公司产能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 2018 年 MLCC 缺货可能会将比 2017 年更严重。这也是短短两个月 MLCC 现货价格被炒涨 10 倍的背景现实,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本身其实是有调节功能的, 这轮 MLCC 缺货已经历时了大半年,一旦下游客户无奈情急之下与后端达成协议, 不再坚持采购 0402 这类缺货产品, 改用较为不缺货的 0201 或者别的产品进行替代的话, 囤货的贸易商所倚赖的市场基础便不再存在, 届时市场自然会迅速恢复理性。
综上, 对除半导体以外的其他子行业而言,这轮零组件供应链的负面预期可能需要一个季度左右的时间进行调整, 短期虽然调整已经到位,但市场热度还未见起。 我们建议客户秉承结构化的选股思路,等待市场的转机出现。
行业聚焦: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导, 我国智能型手机大厂 Oppo 决定进军日本市场,以高阶手机为主,希望洗刷大陆智能型手机以低价为主的形象,但日本手机市场 iPhone 系列市占率达 60%, Oppo能有多少成绩,现在市场正拭目以待。
金融时报(FT)近期报道指出, 高通与恩智浦两家公司已经解决合并企业可能阻碍市场竞争的争议,反垄断官员很可能在未来一周放行。欧盟委员会(EC)2017 年审核此合并案时曾担心,两家公司可能联手逼退对手,继而提高授权费,因而展开更深入的调查。
重点推荐个股及逻辑: 我们的重点推荐组合:行业成长格局确定的天通股份、鼎龙股份、 纳思达、江粉磁材、深天马和力源信息。
风险提示: (1)市场超预期下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2)重点推荐公司相关事项推进的不确定性风险。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