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动态点评:国内手机出货量下滑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2018.01.17 08:46
事件
近日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 2017 年 12 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 2017 年 12 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 4261.2 万部,同比下降 32.5%;上市新机型 90 款,同比下降 28.6%。同时, 2017 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 4.91 亿部,上市新机型 1054 款,同比分别下降 12.3%和 27.1%。
点评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下滑,进入存量市场。 2017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呈现持续增长之势,但增速已经放缓,智能手机占手机出货量的比例约为 85%。新的增量市场主要包括印度、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 我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在 2013 年放缓后, 2017 年有所下滑。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手机总出货量的比例接近 95%,同时用户的换机周期也在延长,约为 22 个月。 当前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手机出货量增速减缓甚至下滑将是常态。我们预计 2018 年中国手机出货量或小幅下滑。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领先厂商优势明显。 根据 IDC 的数据, 2017 年三季度, 全球市场中三星、苹果、华为、 OPPO 和小米的出货量位居前五位。中国市场中,华为、 OPPO、 vivo、小米、苹果的出货量位居前五,并且市场份额进一步向这五家提升。 行业领先的几家公司在技术研发、 专利积累、 ODM 水准、供货商渠道和广告投放力度等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走在进军海外新兴市场的前列,比如小米手机在 2017 年三季度成为印度市场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市场份额 23.5%,出货量高达 920 万台。 我们认为, 随着未来手机市场逐渐饱和,领先厂商将进一步侵蚀中小手机品牌的市占率,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智能手机的投资机会在于产品升级带来的零部件 ASP 提升。 在存量市场下,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已不再依靠销量提升来拉动,而是由产品升级带来的零部件平均销售价格( ASP)提升来拉动。 未来手机发展将以提升用户体验为主, 创新将成为智能手机产业链价值提高的主要驱动力。 OLED 屏、双摄像头、 金属中框、玻璃后盖、无线充电、 3D 感测与成像、全面屏、屏下指纹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与智能手机相结合,未来将逐步从高端机向中低端机渗透。 苹果作为行业标杆,其功能创新对全行业具有指引作用,对安卓机型的更新换代有着巨大影响,同时苹果供应链上的新进厂商和稳定合作的厂商有望受益。 建议关注公司业务符合智能手机发展趋势的零部件厂商。相关标的: 歌尔股份( 002241)、 大族激光( 002008) 等。
风险提示: 智能手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