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万国电车系列深度报告之一-三元高镍化是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最明确的投资方向

2018.02.01 09:05

2020年能量密度规划目标300Wh/kg,高镍化和高电压是动力锂电池的发展主流。根据起点研究的预测,2017年我国锂电正极材料的产量有望达到21万吨,同比增长31.25%,其中三元材料的产量8.6万吨,同比增长58.38%,三元材料产量的增长主要受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锂电自行车等细分市场需求的驱动。根据工信部等四部委印发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到202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系统比能量达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由于提高电压以及镍的比例能够大幅提高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因此高镍高电压三元材料是未来动力锂电池的发展主流。

高镍三元材料已经成为下游客户追捧的方向,产能有限供不应求。目前率先尝试NCM811三元材料的电池厂商包括CATL、BYD、江西孚能、比克电池、国轩高科、天津力神、鹏辉能源。而目前国内大多数三元正极材料厂商的主打产品仍是NCM523及NCM622,仅有宁波金和、当升科技、杉杉能源等少数公司在生产NCM811以及NCA的产品,产能有限供不应求。

钴在三元正极材料中的成本占比较高,上涨预期下三元材料价格有望稳中有升。由于2018年三元材料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以及钴矿供给严重依赖进口,导致钴的供需结构偏紧。根据我们的测算,钴在NCM523和NCM622的成本占比超过30%。尽管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力度预期较大,但是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受到上游资源品价格的影响更大,而2018年钴价上涨的预期较大,因此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高镍三元材料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高技术门槛带来更强的盈利能力。由于高镍三元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相对较低,且生产组装时不能接触空气,因此需要全自动化产线。高镍三元材料的产线对环境要求更高,原有NCM523与622产线不能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来生产高镍三元材料,而是需要重新设计和新建。我们认为这一较高的技术门槛要求导致行业扩产较难,但也给具有先发优势的厂商带来更强的盈利能力。

推荐标的:我们认为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会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政府在不断提升补贴门槛加大技术推进力度。国内整车厂商将会加快速度准备与特斯拉、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外资整车厂商的竞争,考虑到特斯拉已经在批量使用高能量密度的NCA正极材料,我们认为国内整车厂商对于三元材料高镍化的需求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我们重点推荐拥有全球竞争力的当升科技、杉杉股份。

 

0 0 0

东方智慧,投资美学!

我要投稿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相关概念股资讯

< more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
暂无相关概念股
暂无相关概念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