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行业深度分析:提价周期下 酒店行业估值几何
2018.02.03 10:57
我们在此前的酒店提价专题报告《 繁荣伊始, 迎提价之风》 中着重分析了国内连锁酒店市场关注的三个问题: 周期时间, 提价空间以及龙头业绩; 本篇报告将主要围绕酒店行业投资第四个维度“ 估值” 进行探讨; 我们将重点解释本轮提价周期下估值的三个问题: 安全边际、估值中枢 、 估值溢价。
美国两轮提价周期下, 酒店标的估值业绩双击且估值先行, 提价伊始为最佳投资时点: 美国第二轮的 5 年提价周期主要由供需缺口所致,两大酒店上市公司万豪和精选在提价周期期间均表现出 4 大共同特征:1)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精选和万豪在 02~05 年间业绩分别增长 44%和142%, 精选 ROA 由提价初期的 19%增长至 33%、 万豪 ROE 由 7.8%增长至 18.25%; 2) 提价初期, 估值先行: 由于酒店提价的长周期属性,精选和万豪在提价周期的前 2 年内, 估值对股价上涨的贡献占比高达60~75%; 3) 估值持续上升: 精选和万豪 EV/EBITDA 在 02~05 年间分别由 9.8x 和 12.7x, 提升至 19.5x 和 21.0x, 增幅 99%和 65%。 PE 分别由 13.2x 和 15.2x 提升至 28.0x 和 22.2x, 增幅 121%和 46%; 4) 相对收益率丰厚: 相对标普 500, 精选和万豪提价前 3 年内的累计相对收益率高达 442%和 206%, 因此提价初期为周期内最佳投资时点。 5) 美国第三轮提价周期主要由寡头( CR10 占 70.5%) 垄断带来的对 C 端议价能力提升推动的 ADR 增长为主,平均房价提升 30%且依然持续中 ( CAGR达到4%)。提价前4年内,万豪、温德姆ROIC由 2010年的 5.6%和4.11%,增长至 14 年的 11.2%和 5.6%; 酒店板块的 EV/EBITDA 和 PE 由初期的 11.3x 和 14.0x, 提升至高位的 14.8x 和 30.0x。
六要素决定我国本轮提价周期对标美国第二轮具有较强参考性: 1)宏观经济格局相近: 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均发展稳定且独立性较强, 使得两国酒店业的需求端发展均较稳健; 2) 市场均占主导: 国内酒店行业供需端均受政策影响较小, 且酒店价格并没有明显政策指导, 市场决定行业发展规律; 美国酒店业同样为高度市场化的格局, 呈现较强的行业周期性; 3) 龙头集中度均快速提升: 美国第二轮提价期间 CR3和 CR10 市占率快速提升( CR 3: 30.1%?39.8%) ,而我国酒店业当前向龙头集中化趋势同样显著; 4) 供给端均滞后 3~4 年: 美国酒店业第二轮酒店供给滞后约 3~4 年, 与我国未来酒店业供给预计滞后 3 年的预期一致; 5) 酒店结构均在优化: 美国中高端酒店占比提升显著, 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中端酒店升级类似; 6) ADR 增速趋同: 美国第二轮提价周期 5 年, ADR 增速复合 7.8%, 与我国本轮 8~10%增速相似; 综上,在供需、 产业结构、 竞争格局、 提价趋势等多个层面, 我国本轮周期与美国第二轮提价周期均十分相似, 对标美国经验具有较强参考性。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