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行业行业研究:2017年血制品供应端分析:回落盘整

2018.02.04 13:43

2017 年是血制品行业景气度由“量价齐升”的极盛回落,盘整寻找新的平衡的一年。我们对 2017 年血液制品批签发情况作了分析,供广大投资者参考

我们认为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资源属性、周期属性比较强的行业,血制品批签发情况是领先于行业销售的先行指标, 对于血制品销售和库存的预测有指导意义

人血白蛋白: 2017 年人白批签发总量同比下降 0.5%,进口人白比例依然在 60%左右,还略有上升。 人白批签发增速的骤然变化是 2017 年血制品企业业绩变化的最好注脚。

静丙( IVIG):静丙没有进口产品竞争,但滑坡却更加显著, 我们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静丙本身的产品属性。国外市场经验并不简单适用于国内, 静丙在国内的市场开拓和销售提升依然是一场艰巨的战役,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达到预期效果。

人纤维蛋白原: 在 2015、 2016 年连续两年高增长后,纤原的批签发量在今年出现回落,下降 7%。随着采浆规模庞大的龙头企业加入纤原战局,纤原供应大概率将更加充分,竞争也将趋于激烈。

人凝血因子 VIII:即使增速回落仍然有 20%左右的批签发成长,主要企业的批签发规模也基本维持稳定。 其出色表现证明, 决定血制品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不是渠道变化,而是终端需求情况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PCC): 近年仅有 3-4 家企业有批签发,在前几年的平稳走势后 2017 年迎来爆发,华兰生物和泰邦生物均有明显增长。

总结: 行业仍在调整中 从周期的视角理解血制品

结合近两年行业的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血液制品行业的周期属性正在不断突出,目前行业整体仍在调整,但已经在产能端开始踩刹车。

血制品批签发规模的下降,将大概率导致血制品企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业绩增长乏力,我们估计行业短期表现恐难以振作。

但从另一方面,批签发的下降也为血制品企业和渠道消化库存,扭转行业景气度创造了条件。考虑到血液制品在终端需求方面仍有稳定增长,随着供应增速的放缓,未来企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有望迎来改善, 这是行业的中期复苏机遇窗口。

行业压力下,参考国际血液制品发展的历史路径,如果出现行业整合集中和产能出清, 龙头存在进一步做大做强空间,这是行业发展的长期机遇所在。

风险提示

血液制品的周期属性被认识导致行业估值调整;销售费用的增长;血制品价格下行风险;两票制落地范围扩张,对渠道冲击加深

 

0 0 0

东方智慧,投资美学!

我要投稿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相关概念股资讯

< more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
暂无相关概念股
暂无相关概念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