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产业行业研究:1月销售数据开门红‚关注持续性
2018.02.04 09:56
事件
1 月 31 日晚,中指研究院、亿翰智库和克而瑞都公布了 1 月份的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
摘要
1 月份第三方销售数据准确度略有欠缺, 供参考: 不同第三方的销售数据有一些出入, 比如克而瑞金地的销售数据为 81 亿, 中指为 176 亿(最终向公司核实, 81 亿更为准确)。 另外从行业惯行操作看, 12 月份在销售目标达成时, 房企往往会压业绩,留至第二年结转。比较明显的如碧桂园,去年 12 月单月只放了 165 亿销售额,远远低于其去年月均水平和龙头平均水平。 而中国金茂 1 月份的数据大幅增长,主要因素是去年销售的写字楼 1 月份到账, 计算在 1 月销售额里,此部分约 130 亿,大幅增厚销售业绩。 综上, 1 月份的销售数据本身会存在一定的失真性,但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
龙头壁垒明显, 二线房企增速强劲,行业排行又将刷新: 从量级看,龙头 1 月基本确定为超 600 亿的单月销售。 2017 年单月超 600 亿的情况只在万科出现过 2 次,恒大、碧桂园、融创分别出现 1 次。从 1 月的数据看,三大龙头今年的单月销售超 600 亿会更为频繁, 并有望出现历年的单月销售数据新高。 前三家的销售明显超越其他竞争对手, 壁垒较高。 但从销售增速看,今年二线房企高于一线。 TOP5 的销售增速在 53%, TOP30 的销售增速则达到 65%。 从销售目标看, TOP3 的公司都较为保守,但是二线房企, 大致在 50%-100%的销售增速区间。 中型企业都意识到规模为王, 今年二线房企的行业排名又会得到一轮刷新。
关注销售增速的持续性: 1 月份的销售数据整体表现亮眼,但是一方面有 12 月业绩转移的情况,另一方面有单月销售集中推盘的影响( 例如泰禾去年年末获得预售证的项目 1 月集中去化)。 目前从政策看并未有明显的放松,国家依旧强调调控的持续性。 从货值看,大部分公司 18 年都有足够的货值支撑。 但是房地产企业今年的销售业绩是否能释放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1、一二线的货值是否能够及时推出,是否受到限价即预售证的影响;2、 是否能保证高去化率,当前需求端限购并未放开,三四线今年判断量会有所回落, 是否能维持 17 年的高去化。 今年的销售增速持续性,是板块整体估值修复能否持续的关键。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行业“买入”评级。 18-19 年的业绩确定释放,政策已在底部只有边际改善的空间。 龙头的增速依旧有保证,在当前市场较为紧张的环境下,龙头的资金和资源优势更为明显, 销售的增长确定性强。 整体板块的持续度,很关键在于二线房企较高增速的销售目标是否能达成。 当前时间点, 二线公司推荐华夏幸福、新城控股, 18年销售增速确定性强。看好核心资产标的龙光地产、中国金茂。 龙头推荐中国海外发展,当前明显低估, 17 年整合期后, 18 年判断将会释放业绩。
风险提示
房地产税迅速出台,销售急速下滑:房地产税迅速全国实行,房价和销量容易因为居民情绪影响急速下滑。
贷款利率上行, 房地产销售不达预期: 利率升高提高购房成本,挤出部分需求, 房地产销售达不到预期水平。
棚改货币化未完成计划, 三四线市场大幅回落: 若三四线大幅下跌,全国的投资与销售将明显回落。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