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行业研究:补贴落地好于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再度扬帆
2018.02.21 10:25
事件
2 月 13 日下午,四部委公布 2018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善方案,有别于此前市场预期的如下:评论
1. 正式方案整体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差异及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1) 过渡期确定为 2 月 12 日~6 月 11 日,较预期延长近一个半月:其中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分别执行 2017补贴标准的 0.7、 0.7、 0.4 倍与此前预期一致,正式执行期细化补贴层、提高能量密度和电耗要求,将推动乘用车走向中高端化;
( 2) 对补贴申请的运营里程要求进行了分类调整,私人购车、 作业类专用车、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民航机场场内车辆等不作运营里程要求, 其他类型要求由 3 万公里下调至 2 万公里,且在车辆销售上牌后将先行拨付一部分补贴资金, 商用车产业链现金流和购买积极性将显著改善, 同时将加速公务用车的电动化进程。
( 3) 消除地方保护利好龙头, 明确地方补贴 2018 年不退出,并逐渐转向后端: 各地对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一视同仁执行免限行、免限购、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等支持措施。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后端环节。
( 4) 2017 年目录符合调整后补贴技术条件的车型,可直接列入新目录: 2017 年最后几批补贴车型目录已有大比例车型达到新政策技术要求,有利企业平稳度过过渡期,有充裕时间完成产品迭代升级。
2. 上半年将迎来 A00 级乘用车和客车抢装:
过渡期延长近一个半月, 且 2017 目录车型符合技术条件可直接列入新目录,新能源乘用车与客车补贴按去年0.7 倍执行后,续航 200 公里以内乘用车及新能源客车在过渡期内补贴金额均高于 6 月 12 日开始执行的正式方案标准, 此类车型有望在上半年迎来抢装。
3. 靴子落地稳定产业预期, 车型结构加速高端化, 龙头企业受益规模效应及市占率提升, 电池、材料企业排产正常化拉动上游资源品需求,有利钴锂价格上涨:
从今年首批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看,续航里程结构大幅提升;中游方面,我们预计电池 pack 全年价格降幅15%~20%,其中电芯厂凭借技术和材料性能提升消化 10%降价压力,隔膜、电解液、负极通过以量补价、优化产品结构等消化成本压力;正极环节加工费压缩空间不大,主要通过降低钴用量提升产品比能量降低成本。
2018 年 1 月三元和铁锂正极材料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环比下滑, 开工率有望于 3 月份逐步恢复到 2018 年 12月份的水平, 考虑原材料采购 1 个月左右的提前期,钴锂需求有望于 2 月底开始逐步回暖。钴锂供给端均相对稳定, 中下游排产及需求恢复正常化后, 钴价有望继续上涨,锂价则有望企稳反弹。
4. 高能量密度低能耗的技术导向提高“热管理”环节重要性,电气化趋势明确利好高压线束等增量零部件:
高能量密度电芯更易发生热失控,且失控后影响更严重,新版补贴政策的技术导向将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级整车热管理的必要性。此外,随着补贴逐渐转向市场需求导向,更缺确定的汽车电气化趋势有利于高压线束等增量零部件需求的放量。
5. 燃料电池车型补贴没有变化,符合此前 2020 年前不退坡的承诺,细化技术要求和补贴倍数,彰显支持力度:
目前已落地的主流商用车型均满足获取 1 倍补贴的技术要求,产业进入商业化加速阶段。
投资建议
看好新能源车作为中长期确定性成长行业在政策落地后的估值修复, 重点推荐:赣锋锂业、寒锐钴业、杉杉股份、国轩高科和创新股份。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效果不达预期;产业链产品跌价超预期。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