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深度:好莱坞并购史回顾:美国电影百年荣光与微暗;巨头入局将重塑中国电影产业格局

2018.02.21 14:58

1)国内电影龙头规模与票房并不匹配,原因系集中度低和未完成垂直整合

2017 年电影市场整体回暖,但行业头部公司内容端和渠道端集中度双降。对比美日韩,我国的电影公司在票房市场远超日韩情况下,公司市值、营收和利润均不如日本的龙头企业,主要原因系集中度较低和未完成垂直产业链整合。 本篇报告旨在通过回顾好莱坞并购历史,来解答电影产业链的垂直、 横向并购一般是如何进行的? 国内电影产业链的并购将如何开展?

2)回顾好莱坞百年并购史:制片厂通过一系列并购整合成为媒体集团

我们回顾好莱坞百年并购历程,有以下关于并购的要点值得关注: A.造成好莱坞产业格局改变的主要外生冲击主要有消费者习惯变迁、媒介更迭和监管政策三大因素; B. 好莱坞制片厂的演进史就是不断进行垂直整合和横向扩展,然后继续拓展业务边界赚取多元化收入,最终形成大型媒体集团的过程; C. 渠道和发行方往往是并购发起者, 内容商一般是被并购方,主要因为渠道和发行更容易提高集中度,形成规模上的先发优势, 另外如果制片发行商缺少渠道分发电影产品,将给业绩和经营带来很强的不确定性。

3) 我国强势媒介已经全面转向互联网, 国内或已经错过大制片厂时代

好莱坞的历史说明低频&难获取的娱乐形式总被高频&易获取的取代。 我国的强势媒介全面转向互联网,我们预计中期内制片公司将拓展业务至网剧领域,并依靠视频网站搭建院线之外的二级发行体系。 而在人才流动已脱离出了制片公司范围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国内已越过大制片厂中心模式,直接向现代好莱坞的“一揽子交易”模式靠拢。我国制片、发行、院线等几方都尚未形成电影业的规模优势,垂直整合的竞争格局仍向各方开放,但如果低集中度继续保持,第三方巨头或将直接通过资本粗暴完成整合。

4 ) 巨头入局将帮助拉长电影的产业链条, 搭建媒体集团架构是先手

腾讯、阿里入局,正在帮助行业拉长产业链,完善从前端的 IP 选取到后端的衍生品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因为短期制片和渠道都没有明显的规模优势,我们认为国内中短期并购的主要形式是小型垂直整合和参股结盟,无法构建强有力的规模优势。而 90 年代后好莱坞主要通过大媒体集团完成了 IP 的多元化经营构建壁垒,因此国内电影行业谁能率先搭建媒体集团的架构(如多级发行体系、后端衍生机制),就能建立竞争优势。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整个电影产业链条中集中度最高的是在线票务平台, 我们看好猫眼和淘票票凭借高市占率拓展发行业务,并逐渐向产业上下游拓展。 国内上市公司当中我们建议关注万达电影、光线传媒。

风险提示: 政策监管风险、票房增长不及预期,互联网公司寡头垄断风险

 

0 0 0

东方智慧,投资美学!

我要投稿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相关概念股资讯

< more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
暂无相关概念股
暂无相关概念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