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我们或正处于电影行业工业化的前夜
2018.02.22 15:47
核心观点:
1) 春节档大超预期,与去年区别的核心逻辑是内容质量
根据猫眼, 春节档或录得票房 55 亿元,同增 60%以上, 大超市场预期,而去年同样经历了大规模的渠道下沉, 今年真正的边际变化主要来自内容端质量改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 2》、《捉妖记 2》 等 4 部主力影片猫眼的平均评分达到 8.7 分。 而根据我们对豆瓣评分的统计, 2017 年Top200 当中的国产片加权评分为 6.11, Top50 为 6.30 分,显著高于 2016年,基本与 2015 年持平,显示内容质量边际改善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而续集电影和 IP 电影大放异彩或预示着国产片或处于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前夜。
2) 从北美电影历史来看,我国有显著的“类型片补缺” 红利
北美类型片演变历史说明, 近年来爱情、喜剧片的票房份额受到了较大的挤压, 份额看涨的主要是动画、 奇幻、动作三类工业化程度高的影片,同时影片马太效应增强, 高举高打的风险反而小于以小博大的风险。 我国的类型片分布上, 爱情片、喜剧片的份额显著高于北美,而动作片、动画片和科幻奇幻片这类重工业影片都将享有类型补缺的红利,份额将持续提升;同时未来众多细分领域和类型片的拼接将越来越多,总的来说是逐渐向工业化体系进步,逐渐形成“高投入、高回报”的良性循环。
3) 第二个内容红利是 Franchise 系列电影的开发
北美的票房市场主要头部电影已经全面转向以漫威超级英雄为代表的Franchise Film。 其呈现的特点是成熟 IP 的孵化时间长,但近来开发速度开始逐渐加快; IP 来源开始由电影原声到小说漫画 IP;电影开发之外,衍生、游戏、出版等跨媒介开发成为常态;而电影行业的中心也从发行商移向精品 IP 库拥有者。 中国市场目前缺少强势系列化 IP 内容,高口碑电影将迅速开发为 Franchise, 在中短期抢占大众消费者的心智。
4) 我们认为国内在资本、人才、技术上已经处于工业化变革的前夜
与市场普遍认知相悖的是, 国内本土票房市场的庞大是巨大优势,足以支撑起一个完整的电影工业的,甚至是超过香港、日本的全类型片覆盖的电影工业。 目前我们在影片产出规模上追平好莱坞、单片投资额接近中档好莱坞影片,影视的主创力量处于更新换代的前夜,以特效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积累了相当时间的经验,均为电影行业形成工业化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投资建议:
从香港和北美的市场案例来说,资本、人才、技术的就位往往能够催生成熟的电影工业诞生,这一过程中将有两大内容上的红利:类型片的逐步补全和 Franchise 影片的出现。 未来我们看好动画、 动作、科幻奇幻重工业片的份额持续上升,同时认为发行商的核心投资逻辑正从发片数量转移至核心 IP 库的评估。 而长期建议关注光线传媒、 万达电影。 短期春节档超出市场预期, 可关注横店影视、 中国电影、金逸影视。
风险提示: 票房增长低于预期, 政策收紧风险,市场过热不理智的风险。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