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行业周报:焦炭价格陆续上涨‚节后需求值得期待‚继续看好低估值龙头
2018.02.26 08:56
本周市场动态: 春节期间港口动力煤价继续回落,焦炭价格陆续上涨
动力煤: 根据煤炭资源网数据, 2 月 24 日秦港 5500 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为 728 元/吨,较节前下滑 14 元/吨,环渤海煤价本周未更新, 2 月 14 日环渤海动力煤指数报价 575元/吨,较上周下滑 1 元/吨。产地方面,本周各地煤价保持稳定。春节期间由于工业企业放假、天气转暖等因素,电厂负荷明显下降,市场供需紧张状况进一步缓解,港口煤价继续回落,而产地煤价保持平稳,海外动力煤价则呈现企稳回升态势。需求端,假期电厂日耗短暂下降,不过按照农历时间近两周电厂日耗同比仍有约 3%的增速,年初以来同比增速达到 19%。供给端,春节期间国有大矿正常生产,三西煤矿近期也陆续恢复生产,铁路运力也明显释放。后期,节后下游将逐步恢复,日耗水平将有明显提升,而 3 月两会前后,受制于较严的安监、环保政策,预计供给端仍难以大幅增长,目前电厂库存较节前有所回升,六大电厂 2 月低点以来库存增加 20%以上,但仍处于相对低位,总体来看预计煤价短期下调压力不大。
冶金煤: 根据煤炭资源网数据, 本周山东、山西、徐州等地区的焦化厂焦炭陆续提价50-100 元/吨。 港口方面,本周京唐港主焦煤价格为 1790 元/吨,与上周持平。本周产地炼焦煤和喷吹煤价也保持稳定。 1 月以来各地焦煤及喷吹煤价格延续稳中上涨,产地价格累计平均涨幅达到约 50 元/吨,春节期间钢铁社会库存明显增加,但焦煤和焦炭库存略有下降,整体仍有补库需求, 各地焦化厂陆续提价也对焦煤价格形成支撑。后期,一方面焦煤旺季逐步来临,今年春节较晚,节后开工较往年预计恢复更快,煤焦钢产业链需求有望明显回升;另一方面, 3 月 15 日和 3 月 30 日下游钢厂和焦化厂限产将结束,预计焦煤需求将有进一步回升;加上两会前后煤矿生产以保安全为主,预计焦煤供给也处于偏紧状态。总体来看,焦煤价格后期有望稳中有升。
无烟煤: 本周产地无烟煤价保持稳定。近期各无烟煤主产地处于复产阶段,供给处于偏紧状态,而块煤下游尿素和甲醇市场也有小涨,价格总体受到支撑,而末煤方面受电厂日耗下降影响,价格小有压力,不过目前库存仍较低。
国际煤价: 本周南非 RB、欧洲 ARA 以及澳 NEWC 指数较上周分别上涨 4.5%、上涨4.7%和上涨 7.2%,澳风景煤矿优质主焦煤 FOB 报 233.5 美元,较上周上涨 0.1%。按照目前进口煤价测算,国内焦煤价格较国外贵约 20 元/吨,动力煤价格贵约 52 元/吨。
运销数据: 本周沿海运价指数上涨 9.4 %,各航线涨幅在 1.9 元至 3 元之间,本周秦港吞吐量 61.5 万吨,环比上涨 1.6 万吨或 2.6%,秦港锚地船舶为 58 艘,较上周减少 12艘。 02 月 23 日秦港库存 598 万吨,较上周上涨 0.3%或 2 万吨,广州港库存 138.3 万吨,较上周上涨 19.4%或 22.5 万吨。
观点: 焦炭价格陆续上涨,节后需求值得期待,继续看好低估值龙头
本周煤炭开采 III 指数上涨 3.9%,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3 个百分点。煤炭市场方面,节后市场供需紧张状况相比较前期有所缓解,本周港口动力煤价继续回调,相比较节前下降 14 元/吨,产地价格则保持平稳;而焦煤淡季不淡, 1 月以来各地均价上涨约 50 元/吨,春节期间煤焦钢产业链价格均保持平稳。后期,动力煤已逐步进入需求淡季,但18 年以来需求同比仍有明显提升,随着煤矿陆续恢复生产和运力逐步改善,短期动力煤价仍有回调压力但大跌的概率不大;而焦煤方面后续供给预计仍相对偏紧,节后需求环比改善一方面来自开工逐步回暖,另一方面下游环保限产的复工复产也较为明显,本周焦炭价格已有陆续上涨,预计后期焦煤也有望延续上涨趋势。
板块方面, 节前国务院安委会下发通知,决定 2018 年组织开展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预计 18 年煤矿安监仍将保持较严的力度,特别是3 月两会前后,预计煤炭供给将继续受限,难有大幅增长。后期,节后开工有望带来需求同比增速的持续改善。我们维持前期判断,预计 18 年行业供需维持平衡或略偏紧,18 年均价有望维持 17 年水平或有小幅上涨。此外,受益于历史负担逐步消化、资本开支和资产负债率下降等,行业盈利和分红能力也有望继续提升。目前板块整体估值仍较低,龙头公司的 PE 估值在 8-10 倍水平(基于当前股价和我们对于其 18 年业绩预测),价值逐步显现。而节后下游开工及环保限产结束带来的需求改善或成为催化剂,重点看好:陕西煤业、兖州煤业,潞安环能等低估值龙头。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下游需求低于预期,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各煤种价格超预期下跌,各公司成本费用过快上涨。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