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研究 :核动力航母项目首获官方确认‚海洋核动力平台加速建设
2018.03.03 10:13
事件
中船重工于近日在集团官网发布《新征程, 新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中船重工应该怎么干? 纲要明晰前进方向》(以下简称《战略纲要》), 提出“加快实现核动力航母、新型核潜艇、安静型潜艇、水下无人智能对抗体系、水下立体攻防体系和海战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攻关突破”,我国核动力航母项目首次得到官方确认。
评论
首次明确加快攻关核动力航母, 海洋核动力平台迈向新征程: 中船重工最新《战略纲要》重磅宣布未来海洋装备规划,首次明确表示将加快实现核动力航母的攻关突破,为海军 2025 年实现深蓝远海战略转型提供高质量武器装备。 相比常规驱动,以海上浮动核反应堆为动力装置的航母具有更大的机动性与更强的续航力,更换一次燃料能够连续航行约 50 万海里,是远海护卫中不可或缺的武器装备。 由于核动力装置在大吨位战舰上的应用十分复杂,目前仅美国海军已成功列装核动力航母,核动力在航母上的应用将成为我国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的重大突破。根据中船重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航母工程总指挥胡问鸣 2017 年 11 月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工程现场指挥部的宣讲报告表述,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自主地设计和建造任何型号的国产航母”,我们预计我国的核动力航母研制大概率已取得一定的进展,首艘核动力航母有望在 3-4 年内开建。
军民领域应用广泛, 千亿级建设投资正在开启: 海洋核动力平台建设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要前提,对船舰新动力、远洋作业、偏远岛屿能源供给等具有重要意义, 现已明确列入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和核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前,我国海洋核动力平台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 率先在军用潜艇上实现应用, 结合本次《战略纲要》与 2017 年海军发布的装备预研创新项目, 未来将会有更多先进的大型军舰配备核动力装置。 同时,民用海洋核动力平台建设大幕也已拉开。中船重工集团规划将批量建造近 20 座海洋核动力平台, 预计总计投资额将达到 500亿元左右,每年将形成上百亿的核动力装备制造产值。目前海洋核动力平台首个示范工程已投入建造,预计于 2018年底完成建设。
关键技术实现“中国制造”, 首推核心装备与技术龙头: 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建设中, 最为关键的是针对海域的小型反应堆技术。 目前, 我国已实现针对中国海域的浮动核电反应堆技术自主化,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分别开发出了ACP100、 ACPR50 海上小型堆。 随着我国海上核电反应堆国产化取得突破、海洋核动力平台建设加速推进, 在核反应堆大型压力容器与关键技术上具备优势的龙头公司有望率先受益本轮建设投资。投资建议我们维持行业“买入” 评级, 建议围绕海洋核动力平台建设的核心装备与关键技术挑选受益标的: 1)中核集团战略合作者、 参与三代核反应堆首台配套任务的压力容器绝对龙头: *ST 一重( 601106.SH); 2)核电堆芯控制棒关键材料垄断企业: 西部材料( 002149.SZ)。风险提示
1)核动力航母发展进程不达预期: 核动力装置在大型船舰上的应用较为复杂,可能会面临多个技术难题;
2) 海洋核动力平台建设规划推后: 如果发生核泄漏等不确定安全问题,海洋核动力平台建设规划可能会推后。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