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股份(002368)】舍弃“小包袱”聚焦三大板块,成长逻辑更清晰
2018.04.24 09:16
太极股份(002368)
事件:2018年4月21日,太极股份发布公告,因双方意见分歧,终止2015年发起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北京量子伟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事项。
量子伟业与公司协同性不强,终止收购无重大负面影响。量子伟业主营业务包括档案管理应用软件提供、档案业务流程外包(BPO)服务、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等,与太极已有业务布局的协同效应不强,并购方案也曾受内部反对。另外交易标的市场空间和收入规模体量较小,2016年营收1.23亿元,仅为太极当年营收的2%,对公司业绩影响极其有限。
聚焦三大板块与运维,业务指引愈加清晰。公司在数字中国、云化服务、大安全领域形成新的业务格局,带来业务模式与产业生态新变化,对应更少的竞争对手和更广阔的行业空间。收购终止也表明公司未来将更专注高毛利、高增长的业务板块,进一步反映成长轨迹变化后处于国家大战略周期内,且十三五后周期订单恢复。
放弃宝德计算机与量子伟业的资本运作,丢掉“小包袱”更有追赶动力。过去两年压制太极估值的因素是宝德计算机的并购,已经在2017年正式宣告结束。此次再终止资本运作,意味公司将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业务成长上。未来电科平台下资源整合,围绕太极子集团培育产业与资本平台,增长动力更加强劲,估值压力将得到释放。
基本面持续改善与新的核心竞争力是推荐太极股份的主逻辑,未考虑量子伟业。“大数据”战略地位持续加码(雄安、海南政务云、福建数字中国、网安座谈会均受益),基本面改善必定在“十三五”持续;自主可控、数字中国下,业务模式转变和行业预期提升,公司背靠中国电科的政治资源禀赋和对政府需求理解能力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预期。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公司政务云、大数据、大安全收入占比提升,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为68.34亿元、86.05亿元、106.7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8亿元、5.30亿元、7.14亿元。公司成长中仍有较高的其他催化剂概率,例如改革预期等。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