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动态点评:电影暑期档开锣‚把握票房波动带来的相关机会
2018.06.08 09:20
事件: 进入 6 月, 随着高考的结束, 电影票房暑期档正式开锣。 每年的暑期档是电影市场上最重要的销售时段之一, 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统计, 国内战场的暑期档拟定有 36 部电影上映, 而海外战场延续《复联》以来的续集系列,《侏罗纪世界 2》、《超人总动员 2》、《金蝉脱壳 2》等将陆续上映。 伴随着学生漫长的暑期和人们的夏季休闲,暑期档也确实成为了众多片商倾力争夺的重镇。
点评:
关注电影市场档期波动带来的相关机会。 电影票房具有内生的波动性,在每年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票房表现。 特别是节假日期间, 人们闲余时间增加,电影作为重要的社交娱乐活动, 人们的观影意愿将上升, 进而使得票房大幅波动。另一方面,电影供给方也会揣摩市场规律和消费者习惯, 专门选择节假日出击上映,如贺岁档、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等。 在供需双方共同作用下, 造就了电影市场的大幅波动,成为假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电影市场的波动性将导致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的波动, 可以把握相关档期的机会。
多因素催化 2018 年电影票房持续增长。 2018 年的电影市场表现抢眼,从春节档开始各种数据都在验证当前市场的火爆。消费升级的背景下, 全家到影院观看春节档电影正在逐渐成为新年俗,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场场爆满与一票难求的现象比比皆是。 再结合线上购票的普及、 热门 IP 引爆社交话题等因素, 2018 年电影市场连创记录。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 2018年春节档 7 天票房达 57.23 亿元, 同比增长 66.94%, 成为史上最强春节档。 得益于春节档的火爆, 2018 年一季度国内票房达 202.18 亿元,首次超过了北美市场同期票房,并先后刷新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单日、单周、单月和单季度票房纪录。一季度的热情也一直蔓延至今,截至 2018 年 5 月 31 日,全年票房为 284.53 亿元,同比增长 22.35%,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 179.25 亿元,同比增长 77.34%。 有理由相信, 2018 年是电影市场的大年,可以持续期待其表现。
年轻消费力不可忽视,暑期档大有可为。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 2018 年 1 月 19 日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报告〃2017》,“ 90 后” 正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 而暑期档正是学生们消费的重大时点,相信将会有亮眼的票房数据。 观众的观影热情一旦在社交圈开始传播,则将形成正网络效应,进一步给票房带来正反馈效应。因此,可以关注该时点电影市场的表现。在这些热门影片的背后,主要涉及 A 股上市公司中的光线传媒[300251.SZ]、 华谊兄弟[300027.SZ]、北京文化[000802.SZ]、唐德影视[300426.SZ],可以持续关注其票房以背后的业绩表现。
电影产业公司估值处于长期估值低点。 综合 Wind 文化传媒行业细分子行业的电影和影视两个部分,得到 10 家电影行业的公司,即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北京文化、万达电影、中国电影、文投控股、横店影视、上海电影、金逸影视、幸福蓝海。将这 10 家公司作为整体,统计近 5 年市盈率情况(2013 年 1 月-2018 年 5 月,频度为月)。结合下图市盈率走势,可以发现,目前电影行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处于 5 年最低点附近,最新的 2018 年 5 月的行业市盈率仅为 25.89 倍,只有最高点 127.81 倍的五分之一,平均值 59.46 倍的 40%。用行业市净率分析,也有类似结果。因此,目前电影行业的估值情况远低于历史平均,处于长期估值低点。这种低估值与当下电影市场的火爆形成了鲜明对比。
风险提示: 暑期电影制作质量不及预期; 受众观影意愿不足, 票房增长不及预期。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