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重大行业事件点评报告:中航工业拟组建机载系统公司‚打造航空机载系统龙头
2018.06.11 08:32
事件: 中航电子及中航机电于 6 月 9 日发布公告称:两公司股东中航航空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拟与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进行整合,组建航空机载系统公司。本次整合不涉及实际控制人的变更, 不会影响两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点评: 目前, 上市公司的实控人中航工业集团正在筹划机载系统公司的组建方案。 首先, 本次整合将有利于加快机载系统产业的发展, 在研制新型军民机型号上,加深机载系统各设备之间的协同性;其次, 实现集团内部航空电子及机电系统相关资产的重新梳理, 合并同类项,减少无效竞争及内耗,集中优势;第三,两家系统公司合并后管理层或面临重新安排调整, 有利于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公司将成为国内唯一生产机载系统的平台型公司,极大受益于我国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合并后机载系统公司成为我国航空电子及机电系统设计、制造及销售龙头企业,极大受益于我国军机列装加速及民机的广大市场空间。机载系统公司未来在国内航空电子、机电系统领域市场占有率接近 100%,拥有全产品线及完整制造产业链。 据飞行国际统计,我国的军机总量为 2495架,数量是美军的 1/4,技术层面也尚需追赶。当前我国军机列装加速,歼-20、运-20、直-20 等新型号军机陆续交付部队,未来市场需求巨大。在民机方面,国产大飞机 C919 已取得国内外 28 个用户的 815 架订单,国产支线客机 ARJ21 飞机即将进入量产阶段;水陆两用飞机 AG600 成功首飞, 公司将充分享有民机产业由无到有、由有到强的时代盛宴。 未来 20 年,我国军民用机载系统市场合计达 2 万亿元。
对标霍尼韦尔,打造军民融合标杆企业。 合并后的机载系统公司可对标美国霍尼韦尔公司。霍尼韦尔公司是美国著名高科技和制造企业,主营航空航天产品、功能材料和技术、家用和楼宇技术及安全和生产力解决方案, 2017 年营业收入达 2648.57亿人民币,其中航空航天产品收入 965.69 亿元,占比 36.5%,主要产品包括雷达、卫星通信导航系统、健康管理系统、驾驶系统、空气及热管理系统、辅助动力装置及飞机发动机等。 而中航电子及中航机电两家公司 2017 年营业收入合计为 162.55亿元, 航空品销售收入合计为 111.27 亿元,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公司在成为拥有先进军民用航空机载系统制造技术的龙头企业的同时,以先进的航空电子、机电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军转民,在汽车、电器制造等领域有所建树,打造国有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的标杆。
集团积极推进资本运作,机载系统公司尚有较大体量优质资产待注入。中航电子于 2014 年公告,全面托管航电系统公司 100%股权, 其中包括旗下 5 家航电类研究所: 雷电所( 607 所)、 光电所( 613 所)、 无线电所( 615 所)、 飞控所( 618 所) 及计算所( 631 所)。 5 家研究所改制准备工作启动较早,盈利能力强,注入后将大幅增厚公司业绩。此外, 机电系统公司下属的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 609 所)、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 610 所)也有望改制后注入中航机电。 集团领导表示,集团将加速向军民融合产业体系转变,计划到 2020 年实现三个“ 70%”:军民融合产业收入占比达到 70%,军品一般制造能力社会化配套率达到70%,集团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达到 70%。 集团将通过对旗下优质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积极探索深化军民融合、混改等,打造优质上市公司,助力集团转型升级。
风险提示: 组建工作不达预期;飞机制造行业发展缓慢。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