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简评:强化政策可操作性‚平滑负债端成本率
2018.06.12 14:33
事件:
6月8日,银保监会联合央行发布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是对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的修改和完善。
简评
1、本次修订适当放松了2014年文件的部分要求。主要包括:
①调高上限:将存款偏离度指标的上限由3%提高到4%;
②简化计算:将季末月份与非季末月份采用相同的指标计算标准,均为月末存款偏离度=(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
③处罚减轻:实施差异化管理,对存款偏离度不达标银行,区分情节采取有关措施。同时,删除了对“高息揽存”的规定,与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政策保持一致。
2、统一囗径,确保政策易实施便落地
2014年的236号文由于需区分季末月份和非季末月份,计算方法较为复杂;另外,对存款偏离度指标的要求严苛但监管惩戒措施较为模糊,使得政策很难落地执行。
而6月8日公布的48号文则简化了计算方法、相对降低了指标要求,但在政策落实方面加大了力度,强化对存款偏离度管理的监督检查,细化对于存款偏离度不达标银行的差异化管理。
“指标标准的合理化”、“计算方法的简化”以及“处罚措施的弱化和细化”均是为“监管执行的强化”服务,因此,该项政策的出台从指标方面看似放松,实则在执行落地方面更为严格。
3、降低负债成本压力,定价将回归合理范围
月末“冲时点”所付出的各类经营成本将显著下降,尽管日均存款的竞争带来银行业的存款价格竞争,但压力分散缓释后总体成本率下降。因为负债端的竞争范畴从月末“冲时点”转到了日常存款的竞争,竞争格局更加合理,带来银行负债端的定价回归合理范围。
4、信贷业务回归合理,降低贷款利率
存款偏离度监管对月末“冲时点”存款的遏制使得日常存款吸收竞争加剧,一定程度上可能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也产生影响,从而使银行大肆扩张的不健康信贷消于无形,使信贷业务重新回到健康理性的发展轨道,在负债端利率下降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贷款端利率。
5、赏功罚过,利好合规经营的银行
对于已经严格按照236号文标准执行的银行来说,本次完善是利好。在存款偏离度方面,上限由3%提升至4%切实缓解了银行的存款偏离度达标压力,有利于银行在存款竞争压力加大和新增多项流动性监管指标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在计算方法方面,取消了季末月单独设置的存款偏离度计算公式,意味着银行仅需满足月度存款偏离度指标即可,无需再考虑由季末差异化公示带来的存款增速限制。
6、长期来看,助力银行存贷款业务经营的科学性,助力实体经济修复
从长期来看,对存款偏离度指标的监管有助于商业银行从应付考核回归到合规经营、合理竞争的健康发展道路上来。负债方面,有利于加强商业银行负债端的稳定性,同时使得负债端竞争由“冲时点”回归合理竞争,利于负债端定价的合理化,平滑负债端成本;资产方面,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发展信贷业务,降低贷款端利率,有利于实体经济的修复。因此,该政策使得银行经营更加合理健康,降低银行经营的风险。
7、投资建议
其一、存款偏离度监管调整,将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率
银保监调整了存款偏离度检测指标,检测上限从3%提高到4%,而且取消了季末的存款偏离度检测指标,同时在处罚力度上也在适当放宽。我们认为:在“大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保本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下降,提高银行负债端压力,存款偏离度达标有难度,而且主动负债规模和占比在下降,银行的负债大多来自被动的存款,也在提高负债端存款的压力;另外,存款利率上抬带来的是负债端成本率系统的回升。从而此项政策落地适应目前银行负债端变化,减轻银行负债达标的压力,降低负债端成本率,中长期降低银行资产端的收益率,有利于实体经济的修复。
近期,央行和银保监陆续出台政策上的微调,以便适应大资管新规落实对银行业基本面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我们认为:政策已经开始对监管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政策效果逐步落实后,将减轻这些负面的影响。
其二、下半年,对银行股的观点:看好。估值优势叠加政策红利,银行股趋势向上。
1、基本面方面,(1)下半年行业NIM将企稳回升,带来ROE的显著改善;(2)资产质量将继续改善,拨备对利润的侵蚀将进一步减少。
2、政策面,(1)下半年流动性将继续改善,减轻银行流动性压力。(2)银行业对外开发步伐加快,下半年相应政策有望落地,有助于提高行业景气度。(3)纳入MSCI,以及2018年底前将开通“沪伦通”,都将带来更多增量资金。(4)下半年,预计将有至少4家银行登陆A股。(5)近期,央行和银保监出台对应的政策缓解大资管新规落地后对银行业基本面和对市场流动性的负面冲击,比如:MLF抵押品的扩容,存款偏离度检测指标的适度放松等,我们相信后续政策会继续微调。
3、估值面(1)目前银行股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安全边际较高,上升空间较大。(2)资管新规落地,有助于降低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3)各类风险防控文件的出台,使得系统性风险逐步出清,降低风险溢价。
综合以上几点理由,我们看好下半年银行板块行情。我们预测18/19年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7%/10%,目前老16家上市银行18年PE/PB为6.49/0.80,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其三、6月重点推荐:上海银行(股东增持股份、低估值、资产质量好,ROE回升)
其四、中长期重点推荐:优质银行股、宁波、南京、平安;大行中重点推荐:工行;银行次新股中重点推荐:上海银行。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