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趋势研究暨云计算系列报告:超融合的春天
2018.06.13 09:21
IT基础架构不断演变,超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
IT基础架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①传统架构阶段;②虚拟化阶段;③超融合阶段。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x86服务器)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快照技术等元素,而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超融合架构与传统存储架构相比,具备以下优势:①存储可靠性更高;②存储性能更好;③横向扩展性更好;④简化IT运维工作;⑤实施成本节省80%左右,电能节省最高可达40%。
超融合技术有望成为私有云构建的主流基础架构之一,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据Gartner数据,超融合系统位于期望膨胀期顶点附近,很快超融合就将渡过概念炒作期,进入实际落地阶段。超融合行业不断进行整合,各大厂商通过收购等方式迅速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超融合行业景气度高,国内公司纷纷抢滩超融合市场
IDC预计2017年全球超融合市场规模为36.4亿美元,预计2020年中国超融合市场规模为6.0亿美元。而据IDC公布的数据,2017年国内超融合市场规模实现3.8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中国超融合代表企业:
(一)华为:据IDC数据,华为以26%的份额位列2017年超融合市场第一。
(二)紫光股份(新华三):紫光旗下新华三UIS超融合系统实现2017年中国超融合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13.6%。2017年市占率为24%,2017Q4市占率为25%。
(三)深信服:2017年深信服的超融合架构在国内企业市占率第三(据IDC数据:1)、2017:13%;2)、2017Q4:19%)。
(四)浪潮信息:2017年浪潮联合VMware发布的InCloudRail新一代超融合架构一体机系列面向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五)天玑科技:自主研发PBData、PhegData、PriData等超融合产品。
(六)中科曙光:曙光StackCube可灵活满足计算和存储需求的变化。
(七)华云网际:2010年,华云网际首个超融合系统正式上线,如今FusionStack是一款结合了“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的超融合基础架构产品。
(七)SmartX:软件定义的SmartX基础架构;超融合一体机SmartXHalo。
催化剂:私有云建设超融合采购量提升;超融合技术进一步提升突破。
重点推荐:深信服、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科曙光
风险提示:技术更新与迭代、新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业绩不达预期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