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货运与物流行业:零担行业的解局与破局-大行业难有大公司?

2018.06.19 08:07

什么是零担企业的“25 亿元天花板”?

国内零担行业有这样一个经验法则,当企业营收接近 25 亿元时,大概率会面临增长停滞。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零担企业的 25 亿元收入天花板。根据运联传媒公布的数据,中国公路快运的老牌企业——华宇物流和佳吉快运,2017 年的零担收入分别为 21.3 亿元和 19.0 亿元,与 2014 年 21.3 亿元和 20.8 亿元的收入规模相比,几乎陷入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的状态。而与其同时代成立的通达系们,2017 年总部收入已达到百亿级。

为何存在 25 亿元天花板?

三个因素导致传统零担企业难以突破 25 亿元收入天花板: 1) T o B 属性下的个性化需求。以 B 端企业为主的客户需求结构,决定了零担企业议价能力较低;而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需求也使得零担企业难以有效扩大业务规模。2)弱规模效应无法带来成本优势。网络型零担规模效应较弱,且较区域零担及专线公司不具备成本优势。3)行业盈利的脆弱性。行业处于完全竞争阶段,由于零担企业通常采用重资产模式,整体盈利较薄,油价和运力供给的波动对盈利影响显著。盈利的脆弱性,使得企业扩张更加谨慎。

天花板如何突破?

虽然零担企业的发展存在天花板,但这并不意味企业无法实现突破。从德邦股份和安能物流的成功经验来看,我们认为有两条路径可供借鉴:1)产品化+标准化,寻求需求公约数:零担服务产品化,通过高品质服务实现差异化定价,提高成本容忍度,对应的是德邦股份的发展路径。2)轻资产+网络化,提升规模经济化:提升运营效率或运营模式创新,降低平均成本,提高“最经济日均吨量”,对应是安能物流的发展路径。

天花板下的远虑与近忧

天花板下零担企业亦存在远虑与近忧:短期面临快递企业渗透和加盟制零担的冲击,要么自发联盟要么被整合;远期面临增长受限的问题,综合化转型势在必行。

风险提示:

1. 油价、人力成本大幅上涨,侵蚀行业盈利;

2. 行业竞争加剧,爆发恶性价格战。

 

0 0 0

东方智慧,投资美学!

我要投稿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相关概念股资讯

< more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
暂无相关概念股
暂无相关概念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