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电器(002025)】事件点评:航天电器系列报告之二:从新产品看航天电器
2018.07.26 08:11
航天电器(002025)
事件:
2017年公司研发费用2.37亿元,较上年增长10.93%,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9.1%。公司持续加大光通信器件、无线基站光电互连、微波背板、高速数据传输互连系统、光链路传输架构、微传输集成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用连接器和精密微特电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科研项目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
本篇报告作为航天电器系列报告之二,我们将从公司在连接器、继电器、微特电机、光通信器件领域中研发的新产品探讨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观点:
一、新能源汽车连接器或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目前全球汽车连接器占比约15%,有望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占据更大份额,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超80亿元。据统计,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42万辆,中国的销量达到77.7万辆,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了车用连接器的需求。
以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相较于燃油汽车对连接器的要求更高,传统连接器电压在14V左右,而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电压达到400-600V,所以新能源汽车需要更高品质的高压连接器做为整辆汽车的输送节点。目前全球汽车连接器约占连接器产业15%左右,未来有望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占有更大比例。根据《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市场及企业调研报告》,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用高压连接器市场空间将达到82.2亿元,对应未来3年年复合增速将高达31.9%。
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主要产品包含新能源汽车用连接器及线束、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电机,目前已为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小批量连接器及电缆、电机产品。连接器领域存在较大的技术壁垒,公司作为连接器龙头企业,具备较高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能力,能较快适应电动汽车运营要求不断变化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公司未来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用连接器或有巨大销量空间。
二、继电器为传统优势业务,公司积极研发新产品扩大自身优势
继电器为公司传统优势业务,主要为军用高端领域配套。公司研制生产的继电器主要包括密封电磁继电器、温度继电器、平衡力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特种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主要为各军工集团配套,也有部分应用于家电行业,业务承担主体为遵义精星航天电器。
根据航天科工十院官网信息,公司的继电器曾为“神舟”飞天、舱外“行走”、太空之“吻”、“嫦娥”奔月、蟾宫“漫步”等重大航天工程项目提供配套,再次印证了高端继电器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项目。根据2017公司年报,公司拟开发重点新产品宇航温度继电器,是一种对温度变化甚为敏感的微型过热保护元件,它主要可供埋设在电机的发热部位。该产品当外界温度达到给定值时而动作,为通接触感应式密封温度继电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控温精度高等特点,通用性极强。
宇航温度继电器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2018年上半年,我国进行了18次航天发射任务,共将40颗卫星送入太空,包括6颗北斗导航卫星,还有嫦娥四号的中继星“鹊桥”;下半年将完成长征五号复飞、嫦娥四号登月等任务。未来我国将进行一系列航天计划,国家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这将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迅猛发展。公司继电器产品市场需求或将大幅提升。
2017年公司实现继电器业务收入2.71亿元,同比增19.89%,毛利率达到44.67%。近年来公司继电器业务毛利率水平基本维持在40%以上,继电器产品的高端属性决定了其盈利能力较强。我们判断,公司对继电器行业将会坚持优势领域,以长期平稳发展为主线。
三、打造精密微特电机产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兼顾质量和效率
公司是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唯一一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依托单位。公司的微特电机业务由控股子公司贵州林泉电机、苏州林泉电机承担,其中贵州林泉主要负责军用微特电机的研制生产任务,苏州林泉负责民用领域,以石油装备行业为主。目前,公司的微特电机业绩基本上均由贵州林泉贡献。贵州林泉从事微特电机、伺服控制、二次电源及小型化遥测设备等的研制和生产,产品覆盖航天所有型号,同时也为电子、航空、船舶型号配套。
贵州林泉打造四个重点平台项目:精密微特电机双创空间、精密微特电机产业互联网平台、精密微特电机检测中心、精密微特电机云仿真中心工程中心。其中,精密微特电机产业互联网平台(915DJ)是微特电机行业第一家产业互联网平台。
公司依托其在精密微特电机领域的设计研发、仿真检测、生产制造等产业链核心地位优势,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搭建了915DJ平台。平台可帮助精密微特电机产业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制造生态体系,最终可实现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生产方式——云制造。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个人用户超过300户(实际有效204户),注册的企业超过300家(其中,与行业产业链相关企业130多家),主动寻求与工程中心孵化产品的企业或个人达70家(个)。
预计到2020年,林泉电机将投入使用的智能化设备将突破100余套,自动化覆盖率达到60%,设备实现互联互通,生产过程智能管控,公司产能大幅提升,解决质量和效率两大痛点。
四、光通信器件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有望提高市场份额
光通信是指以光波为载波、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具有高带宽、耐高温、抗电磁干扰、信号串扰小低功耗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主流的信息传输方式。光通信器件是构建光通信系统与网络的基础,高速光传输设备、长距离光传输设备和智能光网络的发展、升级以及推广应用,都取决于光通信器件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支持。
光通信器件按照其物理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芯片、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光模块与子系统这四大类。光器件作为光通信的上游,是光通信系统的必备元器件,用以实现光信号的产生、调制、探测、连接、波长复用和解复用、光路转换、信号放大、光电转换等功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水平、可靠性以及成本。
未来3年全球光通信器件市场年复合增速有望达9.8%,我国光通信市场5年内有望翻番。根据C&C统计,2017年全球光器件市场规模为102亿美元,同比增长6%,据预测2017至2021年全球光器件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9.83%。根据LightCounting发布的最新中国光通信市场报告,受光纤到户项目(FTTH)和5G无线网络的拉动,中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在5年内翻倍。
收购江苏奥雷切入光通信市场,技术+平台强强联合将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2016年6月公司完成对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63.83%股权的收购,由此获得光器件领域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奥雷光电主营业务为光电转换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光模块、光通讯器件核心技术团队,全面掌握了光模块设计、封装、耦合、模块集成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
公司光通信器件包括各种激光器、探测器、光收发一体化组件和模块等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数据中心、视频安防监控、智能电网、物联网、医疗传感等众多领域。2017年公司光通信器件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3.90%,同比增长64.75%,毛利率28.94%。未来借助于航天电器所拥有的军工行业资源及渠道优势,公司光器件相关产品有望继续拓展航天、航空、兵器等军工领域的市场应用。
结论: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收入31.5亿元、38.3亿元、47.3亿元,归母净利润4.09亿元、5.19亿元、6.53亿元,对应目前股价PE27.2X、21.4X、17.0X。公司属于军工领域少数兼具高盈利能力、稳定成长性、且对军工行业具有较高弹性的品种,维持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六个月目标价30元。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军品订单不及预期。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