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0438)】可转债申请顺利获批,低成本产能逐步释放
2018.08.01 10:06
通威股份(600438)
事件:
2018 年 7 月 30 日, 公司发布公告称, 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行审核委员会 2018 年第 111 次工作会议对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获得审核通过。
投资要点:
可转债申请顺利获批, 募投资金支撑多晶硅产能扩张。 2018 年 7 月 30 日,通威股份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 本次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 50 亿元, 其中 26.5 亿元用于包头 2.5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 23.5 亿元用于乐山 2.5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 根据规划, 包头、乐山项目所需资金合计为 64.1 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项目拟投入总额缺口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根据公司披露的价格敏感性分析,当一级品多晶硅平均售价降至 7.5 万元/吨时,包头、乐山募投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分别为 15.26%、 12.03%,仍然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率。
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变化澄清,新能源行业政策面向好。 2018 年 3 月,国家能源局公布《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 , 拟要求各省级行政区按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拟定配额指标为历年最高。 2018 年 7 月, 国家能源局进一步明确,不区分存量、增量资产,可再生能源补贴强度维持 20 年不变。 随着配额制和绿证的逐步推进, 我们认为新能源行业政策面逐步转好, 新能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保障。
低成本产能高速扩张, 公司竞争壁垒不断抬高。 截至 2017 年底, 公司多晶硅年产能已达 2万吨,在建产能 5 万吨,预计将在 2018 年内建成投产。依托公司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和科研成果, 包头、乐山高纯晶硅项目的多晶硅生产成本预计降至 4 万元/吨以下。 项目建成后公司多晶硅产能将进入全球前三,有望逐步侵蚀行业内现有的高成本产能。 公司现有太阳能电池产能 5.4GW,包括 2.4GW 多晶电池及 3GW 高效单晶电池。 基于技术规模优势,并结合精细化管理,公司太阳能电池单多晶非硅成本稳定在 0.2-0.3 元/W 区间,且未来有望持续下降。 公司目前在建高效单晶电池产能 5.5GW,预计将在 2018 年底前投产。 随着新产能投放与成本持续下降, 公司在电池环节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 评级: 光伏 531 新政后, 产业链价格快速跳水, 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但公司作为业内低成本龙头, 有望实现市场份额逆势提升。出于对价格下降的审慎考虑,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18-2020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8.06 亿、 30.90亿、 34.78 亿(下调前分别为 23.65 亿、 34.45 亿、 38.87 亿) , 对应 EPS 分别为 0.47、 0.80、0.90 元/股, 目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5 倍、 9 倍、 8 倍,维持“ 买入” 评级。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