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第39周周报:东北地区疫情升级
2018.09.25 08:51
【本周观点】 吉林、内蒙古发现新疫情, 禁调范围扩大
9 月 17 日,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镇一养殖场发现生猪出现异常并于 9 月 19 日出现不明原因死亡;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兽医部门在开展非洲猪瘟疫情排查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一养殖户生猪不明原因死亡。 9 月20 日,确诊上述生猪不明原因死亡为非洲猪瘟所致。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镇发生疫情的养殖场存栏生猪 484 头,发病 56 头,死亡 56 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发生疫情的养殖户存栏生猪 138 头,发病 23 头,死亡22 头。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截止目前, 全国已确认近 20 起非洲猪瘟疫情,从疫情发生的养殖场规模看,主要集中在 500 头以下的散养户中, 500头以上的养猪户仅有 2 例。从调运情况看,北方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大部分省份均已限制调运,而其中,河南、山东、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均属于生猪主要产区,调出量占比超过 20%。生猪调运受限一方面,使得地区间供需失衡,猪价分化增加。另一方面, 限制了种猪的跨省调运,对于行业产能的供应影响较大。根据草根调研,目前种猪资源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大型养殖场手中,超过 80%的种猪销售需要通过跨省调运,但是随着疫情升级,种猪调运难度大幅增加,行业当前的产能供给受限。
综合判断,限制调运一方面导致商品猪供需失衡,供给过剩地区猪价下滑明显;另一方面,种猪供应受阻,行业补产能水平降低。两方面的影响都将加速行业去产能。 从能繁母猪存栏数据看, 8 月份规模户母猪存栏下滑,判断行业大概率产能见顶,疫情因素或将加速行业产能出清。
【本周思考】 能繁母猪产能见顶
猪周期的观察核心是产能周期的变化,催生出一到两年的价格上升周期,从而催生出一到两年的投资机会,如 2014—2015 年时较明显的投资机会,由最初的产能减低,到价格上涨兑现。 而真正影响产能周期变化的是盈利周期, 2014年猪价见底, 2015 到 2018 年是行业非常好的盈利周期,行业的平均 ROE 是 20%以上,最好的时候达到 50%,是生猪历史上较好的养殖阶段,会催生整个行业的产能周期。
如何判断产能处于的位置? 对于产能判断, 行业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我们认为, 价格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母猪价格或仔猪价格,以及行业中母猪存栏数据,如芝华、卓创、农业部或规模户的数据,甚至还有一些淘汰的数据等等,汇总后会对产能所处的位置得出一个大体的判断。
当前产能判断: 从最新的数据看,补栏下降,淘汰量环比增加,整个行业进入了大的底部区域。 从规模户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看, 7、 8 月份能繁母猪产能持续见顶,我们认为,除了盈利周期的思维,还有疫情的影响,在 2007、 2010甚至在 2014 年时,疫情对行业周期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前面几轮周期, 2007 年的影响更大。
申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或转载,在概念股网 http://www.gainiangu.com/ 上发表,为其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决策请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